从表象上看,三公九卿地位尊崇,仪仗煊赫,仿佛是朝廷权力的核心象征。
然而,真正掌握中枢实权的部门却是尚书台,还有辅助的御史台。
在这样的政治架构下,朝中大员若想真正染指权柄,非得拥有“录尚书事”
这一关键职权不可,即便退而求其次,也至少要有“平尚书事”
的头衔。
如此一来,朝廷的权力布局围绕内朝官所掌控的核心部门完成了重新构建,内朝的权势日益膨胀,成为了实际的权力中心。
先前刘辩初次提及内外朝合并之时,卢植心中便暗自揣摩。
他认为刘辩此举一是意在收买人心,通过抛出这样一个极具震撼力的话题,来试探朝中大臣们的反应,以此洞察人心向背;二则是在试探他卢植的忠心和立场。
故而,当时他并未真正深入地去思考和谋划此事,仅仅将其视作天子的一种政治试探手段。
但如今,刘辩在孝廉策试这一重大变革的讨论之后,再次提起这个话题,卢植深知,这次他不得不审慎对待,认真思索其中的利弊得失以及天子的真实意图了。
因为这极有可能意味着天子对整个朝廷权力架构的一次全面洗牌。
刘辩目光敏锐,一眼便洞悉了卢植的心思。
卢植是因这话题过于敏感而有所顾虑,毕竟此乃关乎朝廷权力架构核心的大事,犹如触动国家命脉的神经,稍有差池,便可能引惊天动地的波澜。
于是,刘辩不再迂回婉转,而是直截了当地说道:“朕之意,是要对尚书台施以大刀阔斧之改革,将其拆解。
如今之尚书台,权柄过重,宛如一头巨兽,却又位处卑职,这种矛盾之态,于朝廷之长治久安而言,实乃一大隐患。”
卢植闻此一言,顿时瞠目结舌,一时间,他竟如鲠在喉,不知该从何说起。
陛下此举究竟意欲何为?难道竟是要真的将权柄重新归还给外朝?
这想法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简直是对现有权力格局的颠覆。
若不是这段时日刘辩以一系列高瞻远瞩之手段,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远见卓识,深深折服了卢植,卢植此刻怕是要认定刘辩是个对政治懵懂无知的鲁莽之徒了。
“朕之构想,”
刘辩似未留意卢植的震惊,继续有条不紊地阐述自己的宏伟计划,“乃是设定三院六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兴汉请大家收藏:(91919191)三国:兴汉更新度。
此乃全新之架构,将重塑朝廷权力之运行机制,使之更为稳固、高效且合理。”
“且先论这六部,它是从尚书台剥离出的六曹尚书,而后与九卿中相应部门巧妙融合而成。
此六部各司其职,各有其重,分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吏部与光禄勋相互融合,二者整合之后,减省光禄勋之职,新设吏部尚书。
吏部将总揽全国官吏之一切事务,诸如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
“户部则与大司农、少府合而为一,经此整合,减省大司农之职,设立户部尚书。
户部掌管户籍财经诸事,包括全国之疆土丈量、田地分配、户籍管理、赋税征收、俸饷放,乃至一切财政相关事宜。”
“礼部与太常、大鸿胪相互交融,整合之后,减省太常与大司农与大鸿胪,设立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身负多重重任,其一是负责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运用。
并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策试考试,此乃关乎国家人才培养与选拔之关键环节。
再者,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宜亦归礼部尚书管辖。”
“兵部与太仆相互结合,整合之后,减省太仆,设立兵部尚书。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
“刑部与廷尉合为一体,减省廷尉,设立刑部尚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