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秦国在砀郡的守军基本被清除干净,只要继续向西攻破荥阳一线,消灭三川郡的秦国守军,秦国在函谷关以东的守备力量,便将被一扫而空,而刘邦便可直面函谷关了,只要再攻破了函谷关,便可杀入关中,达成与楚王熊心“先入关中者王之”
的约定了。
可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虽然自三川郡进攻函谷关,陈胜的张楚政权此前已经有过成功案例,即用部分兵力牵制荥阳秦军,另派大军绕过荥阳直取函谷关。
不过这个方法,显然不符合刘邦的实际情况,因为他手中根本没有那么多兵。
可是如果不进行分兵,面对荥阳、成皋一线的秦国重兵,刘邦根本没有把握正面攻克这道防线。
刘邦心里很清楚,自己此前之所以能够轻松横扫东郡和砀郡的秦军,只因那些秦军多为地方守军,这些地方守军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是秦国于当地招募而来,本就没有替秦国拼死一战的决心,战斗力自然不算太强。
荥阳、成皋一线则不然,作为通往函谷关的门户,乃是秦国防守的重点。
在章邯将周章赶出关中之后,为了避免函谷关再度被破,秦廷便开始不断征调军队,加强函谷关和三川郡的防御力量,尤其是函谷关和荥阳两地的防守,更是防御的重中之重。
荥阳、成皋一线的秦军,不仅兵力和战斗力都远超东郡和砀郡的秦军,而且由于这些士卒基本全都是来自于函谷关以西秦地的秦人,战斗意志也远非那些地方军队可比。
在与麾下幕僚和将领进行了多次商讨之后,仔细权衡利弊,刘邦最终还是决定采用分兵之法。
不过,与陈胜当初战法不同的是,刘邦并非是要分兵攻打函谷关,而是先兵分两路夹击荥阳守军,然后再合军攻打函谷关。
如此,既解决了荥阳、成皋一带守军的问题,也解决了兵力太少的问题。
具体战略是:先兵分两路,留曹参、灌婴、秦宽等人屯扎启封,防止荥阳守军东出,自己则亲率大军折向西南,绕过嵩山、箕山,经轩辕关进入洛阳盆地,攻占洛阳,切断荥阳秦军退路,再与曹参前后夹击荥阳、成皋一带秦军,将之击败之后,再合军向西攻打函谷关。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三月下旬,刘邦以樊哙为先锋,自己亲率大军转向西南,攻入颍川郡。
樊哙率军先行攻克苑陵,但在长社遭遇秦军激烈抵抗,刘邦率领大军与樊哙会合后,当即对长社发动猛攻,周勃、郦商先登,攻克长社。
面对刘邦大军,颍川郡秦军认为分兵据守难以抵御,不如集中兵力,毕其功于一役。
他们分析后认为,无论刘邦的目的是西攻武关,还是北上攻打轩辕关,颍阳都是必经之地,于是集中全郡守军,于颍阳坚守以待。
同年四月初,刘邦大军经颍阴抵达颍阳,双方爆发激战,或许是由于颍阳抵抗太过激烈,刘邦军伤亡太大;或许是为了确保退路安全,彻底消灭颍川郡守军,刘邦在攻克颍阳后,进行了残忍的屠城。
之后,刘邦于颍阳折向西北,由于颍川郡守军在颍阳已经基本被消灭干净,因此刘邦在没有遇到大规模抵抗的情况下,便轻松经轩辕关突入了洛阳盆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