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大队离镇上确实有些距离,做牛车晃悠了一个多小时,等到了的时候天都昏暗下来了。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飘起了炊烟,牛车晃晃悠悠的在村子里走,后面还跟着几个穿的破破烂烂的小孩子。
等到了知青点,牛车停了下来。
知青点已经住了五六个知青了,他们正在外面的灶台上做饭,看见来了新人,都纷纷伸脖子往这边张望。
白清霖看着面前这几间土坯房,目光又落到不远处一个破破烂烂的小院,半晌才收回目光,跟着下了牛车。
将近俩小时,晃的骨头架子都要散了。
知青点儿的房子其实还算不错的,之前就是村里有钱人掏钱给盖的小学校,地基打的夯实,下面四五层都是青砖,上面才是土坯。
这样的房子不怕下雨,因为青砖泡不坏。
远处的小院都是当初来教学的那两名老师住的。
不过后来物是人非,两名老师一个被打死在这个学校院子里,一个在那个小院房子里上了吊。
要不是这个原因,这么好的房子也轮不到知青来住,早就被村里人都给分了。
两边院子的院墙都七零八落,知青点这边还好,估计是长期有知青住,原本破烂的院墙被用泥巴树枝围了起来,院子里还种了些菜。
这个时候村里已经没有了大锅饭,每个人干活是要计算公分的,按照公分分粮食拿钱。
而且每家每户都有那么一点自留地,可以种点儿蔬菜养两只鸡,好歹给家里人肚子补贴补贴。
有的人家鸡蛋也舍不得吃,当然,更不能卖,否则就是薅社会主义羊毛。
但是能跟供销社换东西。
换一些油盐火柴什么的,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供销社的鸡蛋是要卖给城里人的,收村里人的鸡蛋很划算,因为便宜。
这一进一出,就能给供销社赚上个差价,算作里面上班人的福利。
不过也有人胆子大,敢把鸡蛋拿到黑市里卖。
黑市里的东西不用票,价格跟供销社差不多,还能换点儿粮票什么的,对于这些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那就是一笔财富。
只不过敢这样做的人不多,被抓了就得关笆篱子,里面兴许还要挨揍。
哦,笆篱子是东北这边的说法,就是坐牢。
这排土坯房两个最大的被空了出来,盘了炕。
里面原有的书桌板凳都被抢空了,知青们用的破桌子还是别人不要打算当劈柴烧火的,就这要过来还花了五分钱呢。
五分钱在年,是有着购买能力的。
能买俩鸡蛋,或者一小包糖块。
这对农村人来说,可是很有价值的东西。
“男知青住左边,女知青住右边。”
村长指挥着,至于村里的大队长,半路就下车回家了。
算上新来的七个人,男知青有八个,女知青有五个,一共十三人。
这十三个人里面将近一半白清霖都没有印象,在书里也就是背景板的存在。
可是现在,这群背景板活生生的站在面前,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因为毕竟要共同生活,你再也没有办法把他们当做一个无关紧要的词语,翻页就能忘的。
八个老爷们睡在一张炕上,略有些挤,所以男知青脸色都不算好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烽火生,狼烟起,策马扬鞭保家国。犯我天威,虽远必诛!造宝船,扬风帆,乘风破浪惊万邦。堂堂中华,四方来贺!文治武功,缺一不可开疆拓土,千古一帝。大顺皇朝,由朕开创新的篇章!...
一对一宠文,高甜撒糖宋一然来到七零年代,成了一枚放牛倌。在这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里,她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一本撒狗粮,揍渣渣,高甜有笑点的书,希望大家喜欢。虽然是新人,但坑品有保证...
说好的穿越必备金手指空间呢怎么变成培养皿了培养皿能干啥培养细胞啊这是一个靠卖细胞卖萌发家致富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牛逼的老爹找宝贝女儿的故事s作者热恋中,所以有男主...
沈川,你必须再给六十万的彩礼,否则这个婚别想结小川,你总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弟弟娶不到媳妇吧我家里面可就这样一个弟弟如果他过得不好,我心里面也难受沈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大喜日子,竟然遇上...
情若自控,要心何用重生而来的百里奈禾,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永远的守在南宫梦拾的身边,不论祸福旦夕皆不能阻。...
不会真有人喜欢看废物流量们天天在影视综艺和社交媒体上刷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