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都改变不了的事,你一个小小知县,在这里大放厥词干嘛?
顾正臣让梁斌起来,认真地说:“本官清楚,朝廷俸禄过薄,对胥吏更是苛责,无以养家糊口,所以你们不得不做点手段。
梁斌,告诉本官,你养家糊口一个月需要多少银钱?”
梁斌忐忑不安,小心翼翼地伸出四根手指。
顾正臣抬了下眉头:“四十两?”
();() 梁斌打了个哆嗦,吓得连忙说:“不,是四两,我一家七口……”
顾正臣没有听梁斌的诉苦,而是暗暗盘算。
整个句容县衙,六房合计司吏三十五人,按一个月四两的标准,那就是一百四十两,这还没算入典史、主簿、县丞,更没计站班皂隶、捕班快手、壮班民壮这三班衙役等人。
这么一大批人,想要让他们维持基本生活,算下来一个月至少需二百两银,大致四百石粮,按照民田每亩三升左右的税来看,要一万三千多亩的税才够。
整个句容民田二十一万亩,拿出民田二十一分之一的税养县衙,这个力度可比三十税一的税率大多了,若按照这个标准报给老朱,估计朱大郎也保不住自己脑袋。
朱元璋在官吏俸禄问题上很是小气,明里暗里都是在照顾农民百姓,可他没有深入想想,这样做反而会害了百姓。
要知道,官吏都是人,不说杂七杂八的需求,饱暖思什么,只单单说,每一个官吏、衙役背后都有家人,朝廷给的俸禄与“报酬”
至少需要让他们的家人饿不死才行。
若是连家人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那官吏会怎么办?
这些官吏不是农民,手中握着的不是锄头,可以下去耕作,他们握着的是权力,是“合法”
拿走百姓财产的权力!
在这种情况下,官吏必然沆瀣一气,以各种手段从百姓手中抢吃的,比如征徭役,大规模的征徭役,往多了报,往长了整。
一个月的徭役,一个人扣五斗米,两个人就能扣一石,如果是一千六百人,可不就是八百石,折四百两银,全体同僚两个月的好日子不就到手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帮着大族兼并百姓的田产,处理官司,大族也会孝敬好处,坐在大堂上当演员也需要出场费不是?
官吏如饿狼,百姓如羔羊,不巧的是,饿狼是负责看管羊圈的。
你不把饿狼喂饱了,饿狼怎么可能不吃羔羊?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大明的俸禄制度是存在缺陷的,吏员与衙役的待遇过低,也是存在问题的。
顾正臣想要大治地方,就必须先投喂官吏,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减少对百姓的盘削。
虽说,喂不饱所有人,贪欲始终存在。
至少,自己能控制大局,让绝大部分胥吏听自己指挥,有所约束,而不是像现在,名为知县,实际上谁有点事都往县丞、主簿、典史那里凑,一个个在面前看似毕恭毕敬,转过身就骂的大有人在。
攘外必先安内。
治外必先治内。
不把县衙的主动权抓过来,想要施展抱负,大手大脚治理句容,那不是玩笑嘛。
孙娘掘坟一案,孙二口失踪一案,这或许是个契机。
大族未必是不可撼动,也未必是不可争取,为了更大的利益,大族是懂得取舍的。
顾正臣走出县衙大门,看着夜幕星辰,对身后跟过来的梁斌问:“你说说看,本官与刘县丞相比,谁更像是知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拥抱黑夜,等待黎明,末世当前,除了肆虐的丧尸,还有被无限放大的人性。人,可能比面前这些丧尸还要可怕...
身怀神捕系统,穿越高武世界,成了一个小小捕头。只不过,陆乾当捕头只想抓贼升级武功,在这危险的高武世界自保,顺便惩奸除恶,怎么当着当着就当到皇宫里头去了...
...
夏露身边人都羡慕她,她不仅是上市公司的总经理,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个爱她的丈夫。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一向最疼爱她的丈夫,竟亲手将她从悬崖上退了下去!好在上天怜惜,让她带着记忆重生到了性命被谋害的一天,这一次夏露决定,开启复仇开挂之路,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打脸虐渣,让害了自己的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预收拜托啦啵唧啵唧咸鱼跟班被f4盯上后穿书林岁寒穿成男频逆袭小说里的一个戏很多的同名炮灰,成就包括不限于肆意欺辱成长期的男主跟终极反派大哥抢继承权最后两边不讨好,下场凄凉。林岁寒穿后,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