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功夫屋里站满了人。
唐奶奶坐床边,道:“儿啊,有些事不可糊涂啊,昭乐的亲事已是极好,嫁的又近,又知根知底,他两个伯伯难道不会照应她。”
唐宋连接话:“对啊,三弟,你就这一个女儿,我们还能不照应着不成。”
唐奶奶道:“你别忘了,你读书,这背后是全家人在供着你,你这拱手让人,可把兄长们放在眼里。
实在放不下昭乐,那就过继一个孩子给你,以后昭乐也有弟弟照应。”
大伯母接话道:“我家昭勇乖顺懂事,就叫昭勇过继给小叔。”
二伯母接话道:“娘,我家老四昭迎也好。”
唐奶奶道:“叫我说两个都过继给你也好,将来也有儿子给你送终。”
以后田地一人一半刚好。
唐宋时心气起伏,他有自己女儿,用的着别人送终。
唐昭乐见爹心口起伏忙上前顺气。
急道:“爹,不可动气。”
说来说去,都为那几亩地。
大伯家人口多均田制出来的时候分了三亩,二伯家当过兵,又受了伤,多分了二亩变成五亩地,爹爹是秀才,有功名,分的是全村最多的,十亩地,劳作不过来时都要雇人手,谁见了不眼红。
那些乡绅从几百上千亩良田因均田制多分给了百姓,多大快人心啊,可律法严明,女子无继承权,他爹不在,这些田地由亲族均分,除非招婿,否则,这田到不了唐昭乐手上。
此时,在大伯和二伯看来,她家的田地就是他们的,她唐昭乐就是外人。
唐奶奶道:“儿啊,打断骨头连着筋,想想儿时的不易,不可糊涂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