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场爆发,是在去火车站的路上。
儿子问我要睡眠耳塞,我说我没有带,他开始不讲道理了。
他说,下次不坐火车了,因为他讲过怕有人打呼噜,所以不愿意坐火车,后来是买了睡眠耳塞,他才同意坐火车的。
而这次没有带。
我说,下次的事情下次在说,我无法给你任何承诺。
即使儿子后来又发火说了一次,表示今后再也不做火车了,我还是坚持我说过的话。
我还说,我认为带睡眠耳塞,是他自己的需求,他要主动要带。
儿子说,他不知道我买没买。
然后就开始胡扯了,先是扯到有时候他要的东西,我没有马上买。
我说我买好了,他又扯到那买好了为什么不给他。
因为没有给他,所以带这个东西不是他的责任;如果给他了,就由他自己负责去带。
什么逻辑?强盗逻辑!
我觉得我没有义务要把他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他又不是三岁小孩。
我发现,可能我有把事情都安排好的趋势,这样子不行,养出一个妈宝男还怎么办。
于是尽管儿子生气,说狠话,但是我依然坚持自己的,我还是告诉他说,我认为带耳塞是他自己的事情。
我就不再和他理论了,我只是安静地呆着。
甚至中间某时,儿子说他要坐飞机,我说那你去坐吧。
他说,那你给我钱买票,我说你买吧,你买完我付给你。
后来他并没有去做,因为那只是气话而已,他并不会真的那样做。
如果在他说他要坐飞机的时候,我表示不同意,一定会把这件事情扯到了另外的方向,好在我没有这么做。
这么想起来,看来儿子在生气时,想做什么就说同意,不要不同意,这样就不会导向新的方向,又生出事端来。
而是就落在当前的事情上,不要又到其他事,也不要又回到过去。
(之所以会这样,恐怕也是过去我的处事模式吧,看到&接纳。
)
儿子在生气的时候,很重的箱子他也不愿意拿了,我也没有说什么,我就拿,反正你不拿我也会拿的,我也不因为你生气而不拿了,否则你就会拿这件事情说事,就更加复杂了。
因为很正常嘛,当生气时,就不愿意做原本帮忙的事情。
(其实谁帮谁的忙还不一定呢,因为箱子里有他的书才那么重的。
)
结果,儿子和我理论时,我们一起坐过了站,坐过5站,很多,儿子甩了句“你看,来不及了吧,都坐过这么多”
,我什么都没有说,就是拿着箱子安静地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