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太傅东海王因同宗情谊,闻之震怒,表示要彻查。
但这声音并没有引起太多响应。
百官没有谁站出来,表示附议。
然后经过一番尴尬后,朝中下诏,以彭城元王司马植之子司马融,承继河间王司马颙之嗣,改封乐成县王。
另着南阳王司马模,遣派兵将,清缴周围几个山头的盗匪,夷灭盗匪满门。
而后,此事在朝堂中沉寂,无人再提。
但洛阳城中,做喜事的风潮逐渐扩大。
或许在人们心中,至此,诸王之乱,已迎来结束!
艰难的日子,总算可以翻篇。
往后,都是好日子!
又过两日,朝堂上,开始出现大变化。
这一番变化,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的目光。
河间王三个字,哪怕是恨之入骨的人,此时也彻底将其淹没入尘埃,转身投入新的奋斗。
先是,中书监温羡升为左光禄大夫、赐开府,领司徒。
尚书左仆射王衍升为司空。
空悬已久的三公之位,终于迎来新人!
上三公,太傅东海王司马越,太保平原王司马幹。
三公,司徒温羡,司空王衍。
未两日,再次传出消息。
尚书右仆射荀藩,顺位升为左仆射。
光禄大夫、侍中傅祗,为尚书右仆射,原光禄大夫、侍中不变。
太弟少傅高光,为尚书令,加授光禄大夫,佩金章紫绶。
侍中华混,为中书令。
而隔一日,司空王衍,掌监察文武百官,突然上书言事:今有官员某某,在其位不思政事,只尚玄虚,宜去职。
今有官员某某,有讽言其占民良田,欺压百姓,宜遣人查实。
今有官员某某,贿赂上官,索物下级,公器私授,宜交付廷尉。
…
一连数日,上书奏言十多封,弹劾多名官员。
听到王衍上书说他人崇尚玄虚,司马炽只想笑。
但他并没有做什么,先看看,他们要搞什么鬼。
经过从缪播、老丈人梁芬、舅舅王延多处得到的消息,汇总后,司马炽也琢磨到了他们要做什么的可能性。
于是,顺水推舟,乐见其成。
暗处,还让梁芬准备着,有机会就添把火浇点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