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很多有识之士,都提议更正。
最先提出的,是时任司隶校尉的刘毅,现司隶校尉刘暾之父。
后来不少人附议,卫瓘就是其一。
但武帝自始至终未能依言。
卫瓘出于司州河东卫氏,其父卫觊,官至曹魏尚书。
其一生纵横,最大的亮点有两个。
一个是伐蜀时,杀邓艾,平钟会;一个是都督幽州平州时,用离间计,使乌桓投降,拓跋鲜卑领拓跋力微忧死,一举解决了当时的边患。
但最终人生结局,却被灭满门,实有些悲情。
昔日,武帝立太子司马衷,群臣分拥立派和反对派。
卫瓘一次假装醉酒,欲进谏武帝。
其以手抚御床言,“此座可惜!”
武帝知其意,但假装糊涂,答道,“公真大醉耶?”
卫瓘进言不成,但也因此得罪贾南风。
待到惠帝登基,贾南风先联合楚王杀杨骏。
事后,卫瓘与司马亮共同辅政。
贾南风又使楚王杀卫瓘和司马亮。
事后,再以朝廷名义,言楚王矫诏杀二公,欲图谋反,楚王被杀。
一系列操作下来,贾南风独揽朝政。
楚王时派清河王司马遐以及帐下督荣晦,前去收押卫瓘。
荣晦原为卫瓘下吏,犯罪后被卫瓘斥责,因此怀恨,遂借机将卫瓘诛杀。
作为主帅的清河王没有出言禁止。
卫瓘遇害时,已年七十二。
子孙九人同时被害。
只有两孙卫璪、卫玠躲过一劫。
卫瓘很早就以年老要求辞官,但武帝不许。
至此日,得此杀劫。
后续,其出嫁之女上诉伸冤。
卫瓘下吏以及一些朝中大臣,同时上书。
卫瓘才得到了部分平反。
司马炽之所以想到他。
一方面是因为卫瓘结局着实太惨。
一方面,他的身份,他的冤屈,都足以树立为一个追赠的典型榜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