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拍手掌,唤回众人的注意力。
李渔又说回[撤我虎皮]。
其实,这则典故的真正主角,并不是张载。
嘉佑二年(1057年),三十八岁的张载赴汴京(今开封)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
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应宰相文彦博之邀,于开封相国寺坐虎皮椅讲《易》经。
听者甚众。
某一夜,其表侄程颢、程颐来访,三人秉烛论《易》。
第二天,张载就撤去虎皮,对来听讲的人说:“二程近到,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
如果先讲或者只讲典故,众人或许感触不深。
但李渔起手一个“横渠四句”
的大杀器丢出去,再说典故,那在场所有的原住民,感受大有不同。
如张载那等“千古风流”
的人物,竟也会折服于他人。
这“二程”
,又该是怎样不世出的人物?
原住民们忍不住浮想联翩。
梁县令更是追问个不停。
李渔简单说了些“关学”
、“洛学”
的相关内容,说了张载“民胞物与”
、“贞生安死”
、“圣人苟不用思虑忧患以经世,则何用圣人”
的理念。
可惜他对宋世理学所知甚少,掏不出多少东西。
不过饶是如此,也将王章等人震撼得七荤八素、目眩神迷。
好半晌,原住民们才收拾心情,再请王章鉴宝。
时近昏黄,晚景入牖户、倾晖照案台。
五十多枚[未知碎片],一字排开。
神思不属的王大儒取过一枚,托于手心。
轻轻磨挲,观其文理、究其材质,最终却摇头道:“章章,不识此物物。”
其他人好奇,也围上来。
翻来翻去,也没出个所以然。
王章又去瞧其他的[碎片],余五十二枚,也是一个都不识。
王章有些赧然地道:“章章之‘博闻强强识’,仅为[玄品],识不得宝宝。”
李渔也不失望。
有[方壶]的例子在前,他心里已经认定,这五十三枚同样出自于[藏兵洞]的[碎片],绝非凡品。
鉴定失败,不是坏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