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堂叔这套放山工具是祖上传下来的是以前参帮用的工具。”
梁大成聚精会神用鹿角并不是打算挖参而是在预估抬这颗参的时间。
梁天冬问:“五叔抬这颗参要多久?”
梁大成眉眼都很放松道:“快的话三个小时慢的话要三个半小时。”
一棵人参根须多要完整拿出来可能就要半天。
这还是梁大成是老把头才能这么快。
他的目光落在一旁好奇的苏燕婉身上脸上都是笑容“女同志不错眼力好。”
放山人上山挖人参讲规矩也讲运气第一天就开眼了在梁大成眼里苏燕婉就是受山神青睐的人。
这会儿他一点儿不嫌弃苏燕婉是个柔弱的女同志吃不了苦了。
梁大成不愧是老把头说三个小时抬出来就真的用了三个小时。
人参被抬出来的瞬间周围人的呼吸都是一滞。
先这棵人参的整体看起来十分漂亮其实是芦头上疤多这个疤行话叫芦碗。
人参的年份就看芦头芦头上一个芦碗就是一年有多少个芦碗加上种子在地下蛰伏的3年就是人参的年龄。
芦碗越多越密人参的年份越长。
梁大成数了数越数越高兴“八十三年两三年没抬到过参龄这么久的人参了。
快天冬把戥子称拿过来。”
“来了来了。”
梁天冬从自己背包里取出药店用来称量药材的小称递给梁大成。
“多重?”
其他老放山人屏住呼吸问。
夏有民和秦丹婷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激动这人参也就才八十三年他们这次收的人参中可是有一颗百年人参。
之前那个踩山神爷的跟班忍不住问了出来惹来梁大成他们的不满。
“你懂个屁这参虽然没有百年但它个头大长得还这么好看。
不懂就闭嘴!”
说话的是一个矍铄的中年人叫梁德厚却生了副和名字完全相反的脾气他是这次放山的端锅的
苏燕婉倒是知道人参有“七两为参八两为宝”
的说法以前的八两相当于现在的半斤也就
是说人参长到半斤后,就很值钱。
“四两三钱,不错,不错。”
梁大成称完,很兴奋。
梁天冬问:“五叔,这颗参按照市场行情能卖多少?”
梁大成知道他的意思,估算了一下,看着苏燕婉说了一个数字,“最少三千五。”
按照放山的规矩,拉帮出来挖人参,挖到的人参卖钱了是大家平分,所以虽然这人参是苏燕婉现的,她也不能多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