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而代之的,居然是一个达到预定收敛条件的提示。
“啊?不会吧。”
王凯不信邪的用命令调出残差,当他看到那漂亮的收敛曲线时,整個人心中只剩一个想法。
“握草!
神!
!
!”
……
“数据在哪,让我看看。”
接到师弟电话,昨晚熬了个大夜的马清运甚至连洗漱都顾不上,直接冲到了教研室里。
他看着那漂亮的收敛曲线,倒是没像王凯那般震惊。
“把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到我电脑上去,我测试一下性能。”
检测一个控制律的好坏,无外乎响应时间,调量和稳定性,这一点,即便是用上了神经网络也不例外。
‘俯仰角率跟踪不错,让我看看侧滑控制的怎么样。
’
马清运按照战斗机飞行品质规范,逐一测试了经刘天阳改进过神经网络的性能。
‘方波响应也正常,跟踪也非常稳,看来没啥大问题。
’
‘直接上最难的,气动拉偏3o,质量拉偏3o,上!
’
对于静不稳定飞机,最为困难的测试自然是原始数据拉偏情况下的振荡响应。
在难以得到飞机准确的状态参数的前提下,若是控制律无法纠正飞机的姿态,那么很快就会因为其静不稳定性而转起来。
在仿真里表现为各个姿态角的响应曲线不停的打天地板,而若是现实中遇到这种情况——
解体,就是唯一的结局。
“卧槽!”
看到最终的响应曲线,马清运再也忍住不住了,直接惊呼出声。
“怎么了,怎么了。”
教研室里突然出现这种变故,一众吃瓜群众顿时凑了过来,他们一个个盯着马清运的电脑屏幕。
“诶,这响应曲线挺好的啊,跟踪这么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