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亮,奉天殿内已开始奏事。
朱元璋端坐于宝座之上,听闻百官奏禀诸事,分析利弊,询问要务,剖决如流。
礼部尚书刘绍先跪奏:“陛下,天下僧尼、道士数量已是查清,合九万六千三百二十把人。
如今释、老二教崇尚太过,徒众日盛,安坐而食,空耗民财,当严以管束。
尤是僧寺数量,累年猛增,一县之内,民无五万,僧寺却已五座……”
胡惟庸瞥了一眼刘绍先,这个家伙怎么就不开窍,皇帝毕竟曾经在皇觉寺上过班,撞过钟,要不是皇觉寺发的僧袍破碗,皇帝不知道能不能活到参加红巾军。
你让皇帝治理僧寺,不就等同于让皇帝忘恩负义?
果然。
朱元璋脸色一沉,缓声说:“此事朕知道了,刘卿退下。”
刘绍先暗暗叹息,起身站了回去。
看来陛下还没认识到释、老二教的危害,任由其壮大,只能喂养一群闲人啊。
和尚除了白天敲木鱼,晚上撬功德箱,还能干嘛?
道士除了白天做法师,晚上打坐,还能干嘛?
这群人给大明王朝带来不了任何物产与财富,他们吃的喝的都是百姓供出来的,浪费的是百姓的,而这群人有了钱,反而去占百姓的地,抢百姓的粮食,放给百姓高利贷。
近十万僧道,这还不管管!
刘绍先不甘心,但也清楚,触怒朱元璋没好下场,索性另寻机会再奏陈。
朱元璋见无人奏事,看向胡惟庸询问:“淮安府盐徒一事,可有消息?”
胡惟庸出班跪拜:“回陛下,淮安知府任光祖雷厉风行,审讯张三秀无果,与大河卫、巡检司布置陷阱,引诱盐徒出手,先后抓获盐徒二十七人,审讯之下,再抓获一百七十二人。
如今淮安府向北,畅通无阻,盐徒无踪。”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威严地说:“盐徒,响马,游民,自开国以祸乱地方,害民无计,当命各府县多加盘查,严加处置。
运河一线,多设巡检司,不可让商民往来受阻。”
“臣领旨。”
胡惟庸高声。
朱元璋拍了拍肚子,少有地笑了出来,对众官员开口:“昨日中秋夜,东宫设宴,畅谈治国之道。
朕听闻有人说,治国之纲要,当是吃饭二字,尔等如何看?”
“吃饭?”
众官员面面相觑。
东宫宾客、谕德中,谁是如此粗鄙,竟用吃饭作治国纲要,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已升任右御史大夫的陈宁嗤笑出声。
朱元璋凝眸看去,问:“陈宁,说说你的看法。”
陈宁知失礼,连忙走出来跪下,先是请罪,见朱元璋没有怪罪,便直言:“治国繁复,虽呕心沥血难以处理妥当,万千事端,岂能定在吃饭一事之上。
臣以为,以吃饭作治国纲要,实是粗鄙言论。”
“哦。
俞溥,你领户部,如何看?”
朱元璋看向俞溥。
俞溥有些不安地走出来,自己上个月还是大都督府经历,这才成为户部尚书,诸多事尚不清楚,仔细思量朱元璋的心思,小心回道:“陛下,臣以为将吃饭作为治国纲要,想来并非吃饭二字,所言应是百姓皆能饱食,则万民安业,天下太平,此言论有可取之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拥抱黑夜,等待黎明,末世当前,除了肆虐的丧尸,还有被无限放大的人性。人,可能比面前这些丧尸还要可怕...
身怀神捕系统,穿越高武世界,成了一个小小捕头。只不过,陆乾当捕头只想抓贼升级武功,在这危险的高武世界自保,顺便惩奸除恶,怎么当着当着就当到皇宫里头去了...
...
夏露身边人都羡慕她,她不仅是上市公司的总经理,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个爱她的丈夫。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一向最疼爱她的丈夫,竟亲手将她从悬崖上退了下去!好在上天怜惜,让她带着记忆重生到了性命被谋害的一天,这一次夏露决定,开启复仇开挂之路,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打脸虐渣,让害了自己的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预收拜托啦啵唧啵唧咸鱼跟班被f4盯上后穿书林岁寒穿成男频逆袭小说里的一个戏很多的同名炮灰,成就包括不限于肆意欺辱成长期的男主跟终极反派大哥抢继承权最后两边不讨好,下场凄凉。林岁寒穿后,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