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闻言,真想以扶额,喟叹:卿是袁氏之臣,还是汉家之臣?
这一波三折,其实并未超出刘协的预想。
此次荐官,以冀州牧为尊,实权最大。
然卢植之名,无论宗亲,还是袁氏,皆不能与之相争,他们自然不会自不量力,去触霉头。
()(e) 杨彪家世与袁氏相当,若与之争,成了倒罢;若是不成,反而与弘农杨氏结仇,不利于联合抗董。
且皇帝话里话外又对杨氏颇为推崇,故袁氏门生也不愿去争豫州刺史。
唯独长沙太守孙坚家世不显,却一跃而成州牧,显然,这会让诸多大臣嫉妒得面目全非。
诸大臣皆是人精,自是心知肚明,柿子要捡软的捏。
故集火孙坚,为袁氏谋取最大利益,成为袁氏门生的主要目的。
李儒再次唱名道:“太尉以国事为重,选贤任才,不以家世论长短,只惟能力议贤愚。
长沙太守孙坚之能,众皆知之,以其为兖州刺史,功必成也!”
每每李儒冲锋,皆被诸臣视为董卓之意。
故他言论一出,诸臣皆腹诽。
但孙坚之能,虽非诸人皆知,但请功之奏疏,不会骗人。
所以他们倒也无话可。
只是孙坚出身寒微,骤然擢升,确实醒目,也无怪乎很多人不服。
看到不少人气势汹汹,刘协知道,他想要一锤定音,可能会有波折,但他却不得不发声。
因此他朗声道:“袁氏家学渊源,人才辈出,实乃我大汉之幸事,朕深以慕之。
然太尉举贤纳才,显出于公心。
无论前尚书卢植,还是太中大夫杨彪,皆名士大儒,功勋显著。
长沙太守孙坚,家世虽寒微,然其报国之心炽烈。
黄巾乱起,其募精兵千人,随河南尹朱儁征战四方,披坚执锐,不避箭矢。
朕曾览朱尹之奏章,感念其胆壮气盛,其领兖州刺史,实至名归。
诸卿切勿以门第论英豪,当以实功举贤良。”
殿上诸卿,终于回过味来。
皇帝口惠袁氏,而不以实权;重实功而轻虚名,彰寒门而抑士族,任人以贤,这是要变天啊!
在朝臣们暗自盘算利益得失之际,袁隗恼了!
他发现,自己错了,错的实在是太离谱。
dv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