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时修听到崔柏修的诉求,当即拍案起身:“什么?放了崔柏远?不可能,本府劝你死了这条心吧!”
“江使君二十五岁出仕,初到河东道,任涉县县令,后转入太原节度使麾下,任司曹参军,为大军平叛筹集转运粮草军需。
积数年之军功,方才于去岁末,由吏部堪合,转入本州充任刺史……”
江时修面无表情地听完崔柏修的述说,点点头道:“郎君对江某的履历,倒是一清二楚。
但这又有何干系?”
“使君不觉得,相较于你平叛的功绩,吏部授你一个中州,委实太过委屈使君了吗?”
“江某虽曾参与平叛,但却向来未敢居功。”
江时修淡淡道。
“看着功劳,资历皆不如使君之人,凭借旁门左道窃据高位,使君却只能被安排到此。
柏修亦感痛心不已……”
崔柏修故作一副痛心疾的表情:“但使君若是能明辨是非,当知我与当今贵妃,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
“倘若江使君能与崔某携手,崔某定能让使君今后的仕途,一帆风顺!”
崔柏修抛出一个自认为极具诱惑力的条件,随即面带笑意,一脸期待地等着江时修的回复。
江时修听了崔柏修的话,双目飘忽,似是有些不敢直视崔柏修的目光。
崔柏修的提议,确实很具有诱惑力。
身为寒窗十年的莘莘学子,一朝高中入仕,满怀救民报国的理想,蹉跎数年之后,所见却皆是官府黑暗,民不聊生。
心中更是曾反复地怀疑,质问自己,是否这就是自己当初想要奉行的理想。
即使曾立下军功,也比不过欺下媚上的他人送一次重礼。
江时修从那时起,便已对朝廷现下的官僚集团充满失望之感。
故而在上任安州之后,他一门心思地决定,要做一个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父母官。
“郎君之意,江某已经知晓。
但所托之事,却是万万不可。”
江时修斟酌着词句,出言拒绝了崔柏修的提议。
“攀附郎君及背后的崔氏,或许对江某来说,是条仕途上的捷径。”
江时修说着说着,不由得轻叹一口气:“但江某入仕之初,曾一门心思要做一个好官,一个为百姓主持公道的父母官!
即使数年过去,江某也不敢或忘自己入仕的初心。”
“这么说来,江使君是不肯给崔某这个面子了?”
崔柏修依然满面堆笑,但话语中,已不乏有几分威胁之意。
“江某不敢,更不能。”
江时修听出了崔柏修言语中的不善意味,但他回应的语气,反倒更为坚定。
“如若郎君不满江某,大可上书贵妃,以求将江某换掉。
但只要江某在安州一日,便一日不得向汝等徇私枉法的行径大开方便之门!
郎君若无事,便请回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