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娥,把书一人一份。”
朱媺娖吩咐费珍娥把自己在四川写的两本书刻印了几十本分下去。
这两本书一本叫做《西洋诸国记》,详细记述了如今欧洲各国的历史、军备、战争、政治、技术。
另外一本叫做《论西洋航海时代对华夏影响》,里面主要写了欧洲大航海时代对明朝的影响,白银涌入、海贸大幅度增加、隆庆开关等一系列造成的效应,这是第一次有人从国家方面上宏观写明这一切。
16—17世纪明朝所处的生态位,既并非所谓的“闭关锁国”
,也非“明朝在16世纪挣的盆满钵满,所以没有错过大航海”
,更类似于被动的供货,而不掌握硬通货的流通,甚至连国内的货币体系稳定都做不到。
外部的运输链条和贸易据点也没有掌控,结果就是受外部市场的波动影响极大。
这种状态下根本就谈不上主动迎接大航海甚至主导大航海,只是凭借祖宗遗留的产业挣了笔快钱而已,最后因为没快钱又加剧了内部的紊乱。
但同样,“明朝的海外贸易不如前代”
完全是无稽之谈,明朝以前哪个朝代海外贸易做得逼其他国家闭关锁国?
中国对白银近乎无穷无尽的渴求引起了欧洲各国各种剧烈反应,逼得西班牙国王在1593年就布贸易禁令,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此后有十多次颁类似的禁令。
日本为了防止白银的流出,在1624年实行了严厉的锁国政策,德川初期日本对外贸易还是开放的,和中国明朝虽然未能恢复“勘合贸易”
,但民间贸易并未中断,可随着日本白银的大量外流,幕府还是采取了锁国政策。
也正是由于从海外贸易得来大量白银盈余,明清中国才会选择白银做为货币,要知道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贫银国家。
明朝只有太祖高皇帝认真搞过海禁,其他的皇帝在位时期,海贸都很达。
高皇帝搞海禁的原因一是防止国内外力量勾结的需要。
明朝建立初期,南方张士诚、方国珍等残部仍盘踞在沿海岛屿,企图内外勾结,东山再起。
后来胡惟庸案爆,牵扯罪名有私通倭寇,因此朱元璋担心重臣与外国势力勾结威胁明王朝。
二是以明初那惨痛的战争损失,各地因为战争导致的无人区,人烟荒芜,北方还有北元虎视眈眈,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封建帝王都该知道这个时候谁还有力气往海洋上使。
(明军在历代开国军队里是最像人的了,整肃军纪也很早,各地的无人区和明军关系都不大,最惨痛的北方是元军和红巾军拉锯导致的,明军收复北方的度很快)
三是防范倭患是实行海禁政策的重要原因。
自元代开始,东南沿海倭患日盛,明朝建立初期,面对北元的威胁,东南倭患相对较轻,加之明朝对日政策的失败,使得无法从外交上解决倭患问题,只得加强海防,实行海禁政策以防倭寇与民间接触。
因此,实行海禁政策也是解决倭患的需要。
明清两朝的海禁之比用个通俗的比喻,明朝搞海禁是大学大教室不让你玩手机,大清搞海禁是衡水中学不让你玩手机,都写着不让你玩手机。
宋朝也不能说鼓励海贸,北宋缺铜,严禁铜钱出海,还对香料等贵价进口商品禁榷防止贸易逆差。
只能说两宋允许海外贸易收税,谈不上鼓励。
最早的禁海从南北朝之时就有了,之所以说明清闭关锁国,也是因为明清时代的海洋贸易是无法跟得上内地蓬勃展的制造业,所以说是落后的,跟不上时代的。
如果说明代的海禁封建,那清代的禁海迁界就是赤裸裸的血泪史,是康熙为了避免郑氏海军通过袭扰沿海来攫取给养的措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预收一家穿成败家子文案在下方。更新时间为下午六点,二更九点不一定有,其他时间是修改。不知经历了多少时间,曲仲终于完成异世穿越任务满级归来,回到了自己的世界。商业大亨,政界精英,学术界大佬,曲...
毁她容貌废她手脚杀她父母弄哑她的弟弟霸占她的家产前世那些人将世间所有的狠毒在她面前演绎到了极致。重活一世,她一定要让所有的仇人血债血偿他是帝国男神,遇到她之前,冷肃强大不近女色遇...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大唐天佑四年时,本应该覆灭的唐朝却不知为何得以续了两百年余年,可自此之后,妖魔纵生,天下大乱。自乱世而来的秦白能够通过打铁垂钓烹饪刺绣行医等获得各类神通,即修行诡异法门纸人赶尸符咒蛊虫又历经一个个熟悉但诡异的故事,板桥客栈倩女幽魂画皮河神青蛇画中仙,西游降魔...
康熙三十年大选,乌林珠身为乌拉那拉家的嫡女,进宫选秀。目睹了四阿哥的热门抢手,各种秀女争奇斗艳后,她默默地同情了一把未来的四福晋,做等撂牌子回家。谁知道等来的却是她即将成为那倒霉的四福晋的暗示。没等...
大明崇祯十四年,小冰河时代已到最严峻的时期,京师鼠疫风暴已在酝酿,洛阳已经失守皇帝还在为辽东局势忧心,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陈烨,一名幸运的时空交易店员,匹配到了崇祯。崇祯买粮食,买电台,买仙人指导。卖黄金,卖矿产,卖大明能卖的。朕要这天下,日光照耀之处,皆为明土。朕要在仙人的指引,以及完善的知识体系下,建立,富有大明特色的新大明陈烨别问了,这永乐大典,古方秘籍,万国已灭绝动物保护园真是地里长出来的。(书友群95497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