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娘娘娘——”
玉姜迈着自己那对小短腿,一摇一晃地在柔软华丽的地毯上奔跑跳跃着,正在学说话的她嘴里还结结巴巴地念叨着这几个字,仿佛要把所有的亲昵和依赖都融入其中。
“好——玉姜真乖。”
朱媺娖满心欢喜地张开双臂,一把将连滚带爬扑过来的玉姜紧紧地搂进怀里,然后轻轻地摩挲着她粉嫩的小脸。
玉姜被母亲这般疼爱,开心得出一阵清脆悦耳的笑声。
朱媺娖注视着怀中这个天真无邪的小家伙,感慨万千地说道:“玉姜快满周岁了。”
听到这话,正玩得起兴的玉姜突然停住了笑声,眨巴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仰头望向母亲,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不解的神情,似乎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也该给你起大名了。”
朱媺娖摸摸她的小脑袋。
算起来快周岁没有大名只有小名的玉姜是晚的了。
明代皇子诞生以后,没有被赐名的时候只称为皇子,只有到赐名以后,才按照排位顺序,称为皇几子。
一般情况在皇子诞生的三个月内,由礼部文给钦天监,让其选择合适的行礼吉时。
同时,翰林院需要查阅钦赐过的宗室同辈名字并且进呈皇帝御览,避免出现重名的情况。
另外,翰林院还需要初步拟定几个备选名字,由皇帝从中选择圈定。
所以朱媺娖打算在玉姜满周岁之前把名字给补上。
并决定在玉姜周岁前一日给玉姜行命名仪。
比起往日由礼部上书起名不同,朱媺娖决定直接亲自给皇女赐名。
赐名传到礼部,礼部看着朱媺娖给玉姜所赐的名字,都明白了朱媺娖的意思——朱和璧(璧也是从土)。
朱媺娖给自己的大女儿起名朱和璧,朱家的和氏璧。
在命名仪举行前一天,朱媺娖亲自前往太庙,将选定的名字告于列祖列宗。
朱媺娖跪在太祖高皇帝的画像和牌位前,将祭文点燃,亲手烧掉自己亲写的祭文,看着青烟渺渺上升,她闭上眼睛,祈祷列祖列宗能够保佑自己的女儿健康长寿。
地府中,朱元璋接过从天上飘下来祭文,打眼一瞧,“啧。”
他叨叨两句:“看这个名字,唐中宗没干成的事咱家怕是要干成了。”
“谁让大孙女只有一个闺女呢?”
马皇后也凑上来看一看这难得的奇景。
命名仪当日朱媺娖着常服,由永平长公主(高夫人)为玉姜剪,并由太妃袁氏抱着玉姜,自己抚摸着玉姜可可爱爱且圆润的小脑袋赐名,她可没有给孩子睡扁头的爱好。
次日,也就是玉姜周岁生日那日,朱媺娖传谕礼部,并让宗人府将皇女睿名修到玉牒上颁诏天下。
同日,朱媺娖也手书礼部,册封太女,选吉日行册封礼。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长女朱和璧,朕之生,为宗室嗣,天意所属,品格贵重,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女,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同时以晋阳郡王为册封使、延安郡王为册封副使,太妃袁氏抱而受诏。
“皇太女啊……”
自昨日给玉姜赐名,知道的人就明白朱媺娖的意思。
也是,这一年来朱媺娖不亲近男色,李定国都抱怨了,可她还是要把第二个孩子出生的日子往后拖。
朱媺娖同时晓谕天下,更改以前的继承方法,东宫册立从嫡长子为先改为嫡长嗣为先,不分男女,只分嫡庶长幼,且女帝亲出俱为嫡嗣。
对于这道圣旨,大部分人的表现都是默认,很少有人上书抗辩。
其实大部分人没有想象中那么不接受女帝,千年前不是接受过一回了,你们皇家的事又不关咱们老百姓,老百姓还能为这事起兵吗?
同样比起武则天,朱姓宗室也不敢对朱媺娖的上位有意见,她可是真有刀子有大义,而且太女不也姓朱吗?
甚至有人还想着,通过两次女系的转换再让血脉回到太祖高皇帝的血脉之中,不这样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李定国那贼子?所以说,刘玄初当初那句“天下人更期盼是个皇女”
并没有说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