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年六月,初夏。
满身冷意的少年康熙从西华门回到宫中,梁九功匆匆上前,脱了外层湿漉漉的衣裳后,才终于松气,急道“皇上,您可算回来了”
“怎的了”
少年康熙略一侧头,沉黑的瞳孔幽幽去。
“太皇太后今日差人请皇上去用午膳。”
梁九功将湿衣裳放在边上,跟着他进了内间“奴才好不容易应付过去了,晚上又请了一遭来。”
夜色里,乾清宫的灯亮着。
“皇上。”
站在帘子旁的梁九功弯着腰,道,“容奴才多问一句,为什么您总是在这两天去西华门呢”
少年康熙尚且稚嫩的脸瞥了他一眼,轮廓还圆润,没有像后来那般威严强势。
“小梁子,多嘴。”
正处于变声期嗓音的少年,此时是不是那么悦耳的,细细听去,却感觉到了一点由衷的嫌弃,不过或许是在梁九功还算聪明的份上,解释了两句
“等人。”
深更半夜,等谁呢
梁九功不知道。
很久以前,他还不是梁九功的时候,刚被调来乾清宫时,他小心翼翼的还会问“皇上,为什么整晚都要亮着灯啊”
“不亮灯太黑了。”
少年注视着昏黄温暖的灯晕,低声说,“她晚上眼睛不好,怕摔了。”
“皇上说的是谁呀”
小梁九功揉了揉发麻的小腿,“晚上眼睛不好,那就白天来嘛,白天时间多的。”
他悄悄的靠过来,“是姑娘还是男子呢”
少年玄烨给了个白眼“朕才不告诉你”
后来许许多多个日夜,乾清宫的灯也是亮的。
直至今日,不到两年。
“皇上乃万金之躯,”
梁九功想不明白,“若是皇上想见一个人,直接宣召就是了,怎么还”
怎么还苦巴巴的等呢
要是被太皇太后知道了那人是谁,能让小皇上心心念念,估计得吃不了兜着走。
皇上求情也没用
可惜这事儿一直好像还瞒得很紧,至今只有他一人知道。
太皇太后其实也知道康熙这两天,会回西华门郊外的那庄子上住一住。
苏麻喇姑说小皇子是念旧情,但实际上,谁知道呢
小皇子两三岁出宫,直到八岁前的记忆,几乎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宫外过的,而玄烨在五六岁时才被接到了孙氏府上,八岁回了宫,登基为皇。
“皇上,明日清早得去给太皇太后请安。”
梁九功苦哈哈说“您再不去,奴才这颗脑袋,要掉地上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