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筐山楂和一筐榛子的重量肯定不一样,价值也不一样。
如此,怎么还能要求他们换取一样的工分。
大家都对自己的劳动果实还算满意。
沈卫民敢说,起码这次,大家提来的干果中应该有许多是各家捡回家准备放着自己吃的。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沈家沟社员都会上山捡拾干果水果,多数是把干果留自家吃。
不过因为炒制粗糙,甜口咸口又都不舍得下料,涩口发苦,所以干果在农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受欢迎。
正在沈卫民筐里果子的时候。
外面突然出现小范围的争吵,沈卫民转身出去,就见赵和和人起了冲突。
沈卫民当初偏向于选赵和,除了其是沈家村小姓之外,就是他随和的性子。
做这个工作就必须八面玲珑,个性随和,太过棱角分明是不行的。
如果他和人起冲突,沈卫民可不认为是他的错误。
再加上他对面站着的是吴途,沈卫民就更是这种法。
“凭什么别人的就直接称重,到我你就这么多要求。”
吴途愤愤不平,觉得自己被轻了。
“吴兄弟,我没有别的意思。
只是这重量”
赵和了眼背篓。
甚至都不用上秤,直接用手提就能觉察出不对。
吴途这筐榛子比前面几筐重太多,直白点说就是忒过分了点。
工厂刚刚成立,他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就算干足了月份,能不能拿到工钱也说不定。
沈卫民和沈东林两人承诺的编制更是遥遥无期,但是既然选上了,就得做好自己分内差事。
赵和家里人也这么说,别管其他,也别想太多,先把自己分内之事做好。
挨过这一个月,如果厂里实在是没钱,养不活他们,那就算了,他还能继续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儿去。
只要过得下去,他就在工厂好好干着。
他媳妇儿坚持沈三柱是个做大事的。
赵和希望他媳妇儿说得对,如此那样,工厂会越来越壮大。
作为第一批进厂的工人,他肯定能享受更多更好的福利待遇。
只要他做好分内事,为工厂发展添砖加瓦。
以后工厂起来做大做强,后进来的总不能越过他去。
购买原材料,这是他们工厂迈出的第一步,赵和这一下午都非常仔细。
这要是让他们开了掺假坏先例,以后还得了他们这个工厂可不是关乎哪一个人,而是代表生产队所有人的利益,让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可不划算。
因此,到不对,他直接提出了异议。
“我的筐比他们都大,重量多些不是很正常。”
吴途还再说。
赵和没说话,转身拿了一个空竹筐进来,做势要把吴途竹筐里的干果倒进去。
“你做什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